风向标首页 > 人在旅途 > 《孤独星球》杂志 > Behind The Mask 假面魅影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Behind The Mask 假面魅影

文化 特色 文艺 娱乐

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曾是狂欢节之乡,其奢华程度可与威尼斯的狂欢节相媲美。如今它正在恢复极具巴洛克魅力的冬日庆典,彰显往日的无上荣光。

(左图)白雪覆盖着查理大桥的桥塔(Malá Strana Bridge Tower)

(右图)“莫妮卡夫人”(MadameMonique)是布拉格水晶球舞会的组织者。她身穿专门设计的,巴洛克风格的服装。

庭院的门被微微拉开,透过门缝闪现出一位女士的粉面红唇。高耸的云鬓装饰繁复,双眸在珠宝镶嵌的面具下顾盼生辉。卸下沉重的门闩,这位女士侧身而出,映入眼帘的是紧紧包裹的胸衣和如同奶油般顺滑的锦缎长裙。她朝着阴暗而狭窄的小巷瞟了一眼,随后用戴着手套的手将同伴从门里拉出,迅速遁入寒冷的冬夜。随着缓缓鼓音敲响,宣告着庆典的开始,24位狂欢者踏上了前往为期12天的狂欢节的路途,这是*后一个活动——水晶球化装舞会。男人们穿着天鹅绒制成的紧身上衣和马裤,稳稳地握住女士们的手,沿着老城区安静的鹅卵石街道,优雅缓步前行。当地人从门廊和窗户探出头来,被这番情景惊得瞠目结舌。“当你穿上这些服饰,你会觉得这座城市完全变了样。”沙尔卡·波斯皮希洛娃(ŠárkaPospíšilová)说道。这位咖啡店老板在肩膀上围了件毛皮披肩,不畏寒冬2月的料峭寒意。“这如同重新回到了18世纪一般。”

舞会在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克拉姆-葛拉斯宫举行(Clam-GallasPalace)。这种建筑风格以极度*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而著称,曾流行于17 ~ 18世纪的欧洲。克拉姆-葛拉斯宫建于18世纪早期,曾是贵族的官邸,现在则成为布拉格市政中心保存文档的地方。客人们兴高采烈地沿着宫殿内*的石阶上行,头顶上方精致的天花板上描绘着腾云驾雾的神话人物。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和饰演王宫的前主人——克拉姆-葛拉斯伯爵和伯爵夫人的演员互吻脸颊,然后才就座并享用丰盛的晚宴。

在中央大厅,黄金镶边的镜子反射出点点星光,接着被巨大的枝形吊灯折射成闪烁的碎片,令人目眩神迷。桌子上水果、鲜花和波希米亚香槟酒高高堆积,甚至还摆放着一只天鹅毛绒玩具。身着制服的侍者一盘接一盘地上菜——两道汤、野生蘑菇和茄子肉酱、丰盛的炖鹿肉配小饺子。接着,有人头戴葡萄做成的王冠,扮作酒神巴克斯,一边用长颈瓶为人们斟酒,一边插科打诨。用餐完毕后,乐队的演奏将我们带入了相邻的房间,戴着假面的舞者开始翩翩起舞,演绎着神话中的战斗场景。随着嘉宾们陆续步入舞池,晚会也逐渐进入高潮,*终演变为喧闹的抢椅子游戏。

马索普斯特狂欢节上处处可见离奇的面具和服饰

(组图左起)莎拉·瓦洛娃和朋友加入马索普斯特游行庆典;派对人士的化妆风格也与巴洛克时代相吻合;参加水晶球化装舞会的客人向克拉姆- 葛拉斯宫进发

脸上的面具给狂欢的人群带来了一丝神秘的气息。一个人自我介绍说自己是“花神弗洛拉”,但实际上却是一位如假包换的男士装扮的。另一个人宣称自己是捷克首屈一指的产科医生,专为捷克的上流人士服务。坐在餐桌对面的是一位德国的歌剧歌手,他宣称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着高贵的捷克贵族血统。这样的活动从巴洛克的上流社交舞会中汲取灵感,客人们是布拉格的精英阶层——他们支付得起300英镑的门票并租得起华贵礼服。

而狂欢节的起源则显得更为平易近人。“狂欢节”在捷克语中是“马索普斯特节”。狂欢的节日异常热闹,紧随其后的便是40天的大斋节(Lent)。历史上这个节日主要在乡村地区庆祝,如今很多捷克村庄会在节日中举办化装游行,具有仪式性质。而近年来,这一传统出其不意地在布拉格的街头再次流行了起来。

今天早上,我和200多人聚集在城堡区(Hradcany)的罗瑞塔广场,参加马索普斯特游行。人们的穿着各异,有的反映出游行活动的农业起源,有的则展现了化装舞会的如火如荼,有的则表现出这是一场平民们的盛大狂欢。欢快的人群中有一位戴着草帽、扛着干草叉的人,慈眉善目的他仿佛儿童故事中的华泽尔·古米治(WorzelGummidge)。还有一对游行者面色苍白,身穿绿色天鹅绒大衣,戴着与之相配的假面眼罩。另外还有人扮成了复活节的兔子、海盗和张开翅膀的瓢虫,还有数不清的小孩子们脸上画着胡须,头戴米老鼠耳朵。

黑牛酒吧(Pivnice U cerného Vola)的女服务员们纷纷走上街头,向人们分发大杯啤酒、梅子白兰地,还有传统项目——甜甜圈。马车上的乐手随即奏响了音乐,在手风琴、小号和班卓琴乡村音乐的旋律中,人们唱起了歌谣。游行的队伍丁当作响,走过布拉格城堡,经过聂鲁达街(NerudovaStreet),街道两旁矗立着色彩缤纷,但已褪去繁华的商店和餐厅。然后走向下游的伏尔塔瓦河(Vltava river)的堤岸。

在查理大桥上(Charles Bridge),盛装狂欢者的影子和桥上30座圣人的雕像长影融为一体。星星点点的雪花从天而降,还未落地便纷纷融化。人们举杯*后一次为狂欢节祝酒,接着便相继离开,钻进城市街头巷尾的酒吧,让啤酒滋润喉舌,让咕咚咕咚煮着的炖饺子安慰辘辘饥肠。莎拉·瓦洛娃(Sára Valová)戴着一顶枝叶编织的头冠,慵懒地靠在一位留着胡须的朋友臂弯里。她说:“我每年都会参加这场游行,我爱马索普斯特,它几乎是我的一切。”

罗斯季斯拉夫 (Rostislav)和左拉托斯·穆勒(Zlatuše Müller)更爱将狂欢节称之为意大利语中的马索普斯特节,而且他们对庆典抱有同样狂热的感受,并自诩为“狂欢节的使徒”,他们下定决心要重现其辉煌的历史。这对布拉格的夫妻档是布拉格狂欢节的联合负责人:年度活动包括水晶球化装舞会,傍晚还有巴洛克音乐和舞蹈的演出,以及人山人海的游行和宴会。

仅穿着紧身胸衣和灯笼裤的左拉托斯顶着一头卷发棒奔波在克拉姆-葛拉斯宫的中央大厅,她正在为当晚的歌剧音乐会布置房间。

水晶球舞会中包括一场假面舞会,表现了海神和战神之间的征战——图上显示的是战神

左拉托斯曾经是一名模特,后经培训成为一名舞台设计,她充分享受当下的角色。“狂欢节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曾经所有的天主教国家都会庆祝这一节日,其中当属威尼斯的节庆活动*有名。”她解释说。不过直到20世纪70年代,威尼斯才重振了狂欢节的雄风,左拉托斯希望30年后的今天,布拉格的狂欢节也能蜚声海内外。“和威尼斯一样,布拉格也有很多狂欢节起源的地方,它们精美绝伦,而且历史悠久,比如克拉姆-葛拉斯宫和老城广场(OldTown Square)。”

老城广场被高耸入云的教堂包围,是布拉格狂欢节中*为奇特、举办活动的*地点。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鲁道夫二世统治时期,宫廷画师朱塞佩·阿尔钦博托(Giuseppe Asrcimboldo)奉命举办一场能打动来访贵族们的表演。左拉托斯说:“据说画师用纸拼出了一座埃特纳火山,贵族们从喷薄的火山中走了出来,一个个打扮成骑士和龙的样子。”

对左拉托斯和她的丈夫来说,这场巴洛克后期的*庆典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狂欢节一直以来都是街头庆典,但那个时代的贵族们让狂欢节变得更为私密,他们在自己的宫殿里举办私人舞会,人们身着精心打造的服装,歌唱、演奏和舞蹈表演轮番上演。”罗斯季斯拉夫说。狂欢节当然也少不了歌剧表演,而这种艺术形式正是在巴洛克时代风靡开来的。

罗斯季斯拉夫不仅为布拉格狂欢节筹备了很多巴洛克风格的歌剧晚会,同时他也是狂欢节官方服饰供应商的中坚力量和创意来源,这家名叫Atelier Franzis Wussin的*店源于一位18世纪的假面舞会的创办者,他专门制作巴洛克时代的面具和服饰,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家商店。“我们不想复制威尼斯狂欢节人们的穿着打扮,”罗斯季斯拉夫说着,将手工制作的假面放在白色桌布上展示,那些假面或华丽异常,或阴森恐怖。“我们想依据依然保留至今的设计,来重新制作布拉格曾经风靡一时的假面和服饰。”

罗斯季斯拉夫说,钻研捷克这一时期的历史,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共产党结束统治以后,人们对贵族历史又产生了兴趣。这些古老的家族延续了布拉格的过去,所以重新探索巴洛克时期狂欢节的庆典活动,感觉好似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

布拉格的宫殿曾经夜夜笙歌,举办了一场又一场富人们的舞会,而如今往事已逝,只留下一座座宫殿散落在城市的历史中心。而且大部分宫殿都挤在老城区纵横交错的鹅卵石街道两旁,被四周色彩柔和的房屋包围。社区邻里就屈居于宏伟的布拉格城堡的暗影下,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曾经,贵族们紧挨着王宫建设官邸,希望用这种方式讨好在位的皇帝。如今,大部分建筑已经成为了政府大楼、外国使馆或学校,但仍有一座建筑依然属于它曾经的家族。

(组图)左拉托斯·穆勒打扮成酒神的模样;参加水晶球舞会的沙尔卡·波斯皮希洛娃

洛克维兹宫(Lobkowicz Palace)建于16世纪,是现今布拉格城堡中唯一一座私属建筑,400年来官方一直承认其为洛克维兹家族所有,直到二战期间被纳粹没收,接着于1948年又被充公。2002年,这栋建筑被归还给了威廉·洛克维兹,他是1939年逃亡美国的洛克维兹王子十世的美国籍外孙。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大量画作,以老彼得·布吕赫尔和卡纳莱托的作品为主,而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将祖先画像挂在墙上很有趣,”威廉·洛克维兹说道,一边带我们走进宫殿的木质走廊,“我时常抬头看并想,那个,我老了以后,也会成那个样子吗?”他说着指了指墙上一幅女性的肖像画,这位祖先生了22位子女,一直活到73岁,而另一幅画上的女人手中戴的戒指,正是威廉母亲至今仍戴着的那枚。

室内藏品还揭示了洛克维兹家族在布拉格音乐保存上的建树,家族的第七位儿子尤为如是。“他视音乐家为财宝,在资助音乐家的过程中差点破产。”威廉解释说。洛克维兹家族珍藏着5000多份乐谱,音乐厅里陈列着其中*伟大的部分,其中包括一份亨德尔(Handel)的《弥赛亚》(Messiah),后经莫扎特重新编曲。

18世纪巴洛克全盛时代中,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Casanova)恐怕是参加狂欢节中*有名望的人了,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冒险家、作家以及“风流才子”。此外,虽然莫扎特失宠于维也纳等欧洲时尚之都,但却在布拉格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于1787年,莫扎特在布拉格城邦剧院(Estates Theatre)首次公演歌剧《唐璜》,引起了热烈反响。

从查理大桥的老城桥塔(Old TownBridge Tower)俯瞰布拉格,东边是Staré Mesto(老城区)

即便只是在布拉格稍作行走,也能发现这座城市和音乐天才莫扎特有着诸多联系。城堡大门口的警卫目光直视前方,身着的制服出自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的服装设计师之手。1989年,时任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聘请他的朋友,因《莫扎特传》而获得奥斯卡奖的设计师特奥多尔·匹斯塔克( Theodor Pištek)重新设计警卫的制服。如今警卫们已经脱下了单调的卡其色制服,穿上了帅气的淡蓝色套装,一到冬天还要戴上毛皮帽子。离城堡不远处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Monastery)里放置着一台管风琴,据说1787年莫扎特访问布拉格时就弹过它。此外,修道院里的教堂和图书馆堪称巴洛克奢华设计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图书馆里的神学厅(Theology Hall),低矮的天花板上是用灰泥制成的穹顶,布满了蜿蜒曲卷的装饰花边和精心绘制的油画。

女高音歌唱家亚娜·比诺娃·考茨卡(Jana Bínová-Koucká)在水晶球舞会上深情献唱

1791 年12月14 日, 莫扎特荣幸地在圣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演奏了《安魂弥撒曲》,这是布拉格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之作。“在教会和世俗的建筑里,巴洛克风格都有一种强烈的夸张意味。”城市向导玛蒂娜·切尔马科娃(MartinaČermáková)靠在木制长凳上,凝视着装饰着壁画的天花板说。壁画上,圣尼古拉斯从宏伟的石拱门飞向了立体感强烈、栩栩如生的天堂。“这种被称为错觉画派(trompel'oeil)的美学设计从视觉上压倒观众,在教堂里运用这种技艺,则能呈现出上帝的至上荣耀。”

装饰教堂差不多用了100年的时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精心打造的大理石墙壁中镶嵌有无数小小的神龛,每一座神龛内都摆放着一尊圣洁而平静的雕像。教堂后面放置着一座巨大的管风琴,上面装饰着拿着乐器的小天使,并覆以金箔。祭坛上有一尊雕像,上面是一个天主教徒正将手中的长矛刺向一个新教异教徒。这种极富戏剧性,还有些残酷的巴洛克风格,从美学的角度反对宗教改革,仿佛抡起了一个艺术的大锤,砸向观众,让他们对天主教的信仰绝无怀疑。

圣尼古拉斯曾是布拉格小城(MaláStrana)的教区教堂,狂欢节后,布拉格的精英阶层正是在这里接受40天的斋期。罗马天主教会深谙人类克己能力的极限,深知只有先来一场纵情狂欢才能经受得住40天的斋戒。1小时后我走出教堂,发现布拉格已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黄色、蓝色和粉红色如同调色板一样的城市,以及红瓦屋顶和绿色的圆顶教堂掩映其间。静谧如同绒毯一般笼罩了布拉格,已经结束的狂欢节又在静候新一年的轮回。

文章来源:《孤独星球》杂志2014年3月刊

文| 奥拉·托马斯(Orla Thomas)

摄| 马克·里德(Mark Read)




发表评论

你还可以输入988个字符

  • 机+酒
  • 酒店
  • 火车票
  • 热门
  • ABC
  • DEFG
  • HJK
  • LMN
  • PQRS
  • TWX
  • YZ
  • 热门城市
  • ABCDEFG
  • HJKL
  • MNPQRST
  • WXYZ

发表评论

引用@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990个字符

发表回复

你还可以输入990个字符
客户服务电话 4007-999-999